外泌体之家 | 细胞外膜泡领域核心平台—exosomes & microvesicles—小膜泡大作用

标题: Cancer Res:聚焦超声刺激外泌体释放 [打印本页]

作者: 广州永诺生物    时间: 2016-11-14 09:38
标题: Cancer Res:聚焦超声刺激外泌体释放
本帖最后由 广州永诺生物 于 2016-11-14 09:39 编辑

使用纳米液滴和聚焦超声增强对血源性胞外囊泡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Enhanced detection of cancer biomarkers in blood-borne extracellular vesicles using nanodroplets and focused ultrasound

期刊:Cancer Research
影响因子:8.556
作者单位: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

文献简介 ↓

检测肿瘤生物学的无创方法,可提高个性化用药方案的可行性。最近,科学家们正进行研究,希望把实体瘤分泌进入血液的胞外囊泡(EV)作为肿瘤来源的生物标志物,如它里面的蛋白和核酸。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出使用亚微米十氟丁烷纳米液滴和聚焦超声让肿瘤在特异位点释放更多的EV进入血液。使用微流式细胞仪(micro-flow cytometry)对EV的释放进行计数和鉴定,发现只有添加纳米液滴,超声处理才能让肿瘤释放足够的EV进入血液。超声处理HT1080-GFP肿瘤,并没有增加循环肿瘤细胞,也没有增加肿瘤胚胎的转移性。作者成功地在肿瘤来源EV中检测到许多生物分子,包括肿瘤相关的蛋白、mRNA和miRNA。超声处理移植DE HT1080纤维肉瘤后释放的EV中能检测到RAC1 mRNA,且有着高度致瘤的N92I突变(已知此突变存在于HT1080细胞)。对超声处理后肿瘤的胚胎血清样品进行深度测序,发现另外13个已知的HT1080细胞杂合突变。对HT1080肿瘤使用超声后,血清中的肿瘤来源DNA增加了两个数量级。此项研究首次证明了超声刺激可以增加EV释放,表明纳米液滴/超声法可通过刺激EV释放,对肿瘤表型进行遗传和侵略性评估。


小诺看法

这篇文章主要是证明了超声刺激EV释放,咱们就来看看作者的这个实验方法吧:


[attach]1206[/attach]


静脉注射纳米液滴,然后进行肿瘤超声。对肿瘤细胞使用高压超声,相变化(phase-change)纳米液滴进入微气泡,随后会被高能反应破坏,
血管通透性增加,刺激EV从肿瘤细胞释放。部分肿瘤来源EV进入脉管系统,从血液中提取EV可用于评估超声处理肿瘤的生物标志物。






欢迎光临 外泌体之家 | 细胞外膜泡领域核心平台—exosomes & microvesicles—小膜泡大作用 (http://exosome.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