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医学院侯亚义教授团队:外泌体miR-146a参与 IL-1β预处理的MSCs对败血症治疗效果的改善作用
通过促炎细胞因子预处理来改善间充质干细胞(MSC)的免疫调节功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研究领域。然而,其基本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来自南京大学医学院的侯亚义教授团队,利用白细胞介素-1beta(白细胞介素-1beta)预处理人脐带源MSC,并评估其盲肠结扎和穿刺(CLP)诱导败血症模型中的治疗效果。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1beta预处理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etaMSCs)更有效地改善小鼠脓毒症的症状,并且与未经处理的MSC相比存活率得到提高。此外,βMSCs可以通过旁分泌活性更有效地诱导巨噬细胞向抗炎性M2型极化。机制上,研究表明betaMSC来源的外泌体在体外和体内有助于增强betaMSCs的免疫调节特性。重要的是,研究发现miR-146a,一种众所周知的抗炎miRNA,被IL-1β刺激显著上调,并选择性地包装到外泌体中。这种外泌体miR-146a转移到巨噬细胞,导致M2极化,并最终导致脓毒症小鼠的生存期增加。相比之下,通过miR-146a抑制剂的转染对miR-146a的抑制部分抵消了来源于βMSC的外泌体的免疫调节特性。总之,IL-1beta预处理通过外泌体介导的miR-146a转移部分有效地增强了MSC的免疫调节特性。因此,研究人员相信IL 1beta预处理可能提供一种新的方式更好地应用MSCs治疗炎症性疾病。
IL-1β预处理的MSCs来源的外泌体与未处理的相比具有更强的免疫调节能力
参考文献:Song, Y., et al. (2017). "Exosomal miR-146a contributes to the enhanced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IL-1beta-prim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gainst sepsis." Stem Cells.
版权归外泌体之家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和原文链接!
|